狗狗出生后需要驱虫吗?
刚出生的幼犬,由于初乳中含有大量的抗体,能够保护幼儿远离许多传染病的侵袭,因此在没有打完所有疫苗之前,宠物主人不需要太过担心寄生虫的问题。 但是,并不是代表幼犬不需要进行驱虫工作,尤其是在母源抗体消失后,更需要注意。 一般建议宠物主人在给狗接种完疫苗后再考虑驱虫问题,而接种疫苗的最佳时间是在狗狗3月龄以上。
不过若是发现狗狗有异常现象,比如长期舔咬肛门、烦躁不安、食欲下降甚至呕吐拉稀等情况,则说明狗狗体内可能有寄生虫了,需及时驱虫。 另外要注意的是,虽然幼犬经过初乳后获得了一定的抗体,但抗体水平是比较低的,难以抵抗寄生虫的侵害,因此建议每月驱虫一次,连续三个月。
而成年犬的抗体制剂相对会比较完善,只要按时接种疫苗,一般很少出现抗体水平不足的情况,所以无需再每个月都驱虫。但是若是环境条件较差或宠物主人平时喂食不太注意的话,还是有感染寄生虫的风险,那么每年驱虫2-3次即可。 而蛔目、绦目等一些寄生虫是怕高温的,在60℃以上时,半个小时就能杀死所有的成虫和幼虫,所以定期给狗狗清洗耳朵、剪指甲、沐浴也能有效减少寄生虫的发病率。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幼犬还是成犬,驱虫药最好不要随便吃,尤其是人类常用的驱虫药。因为人类的寄生虫种类与狗狗的不同,药物作用也有差异,若是不加区分给狗狗服用,很可能造成寄生虫对抗虫药的耐药性,以后再用此类药物就会没有效果,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