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防止猫咪身上长寄生虫?
定期驱虫必不可少,一般建议每个月一次体内外驱,每三个月一次体内驱(因个人环境不同,寄生虫感染程度不同)。如果家里有猫狗同时养的话,一定要分开放置,不要让他们共吃一碗饭。
如果已经确定寄生虫感染,就需要及时治疗了,体内寄生虫感染会引起腹泻拉虫,体外寄生虫会引起皮肤瘙痒、红疹等问题 。 为了预防寄生虫,我们还可以做这些:
1. 养成好的卫生习惯,不要让猫咪舔食手指,避免用手指直接给东西吃;用流水彻底清洁餐具,保持干燥,高温可以杀死上面的细菌,最好能定期消毒;不喂生鱼肉,不给蚂蚁等宠物接触;
2. 使用驱虫剂,特别是外出回来,要及时清理沾染的泥土,防止有虫子在里面钻;定期使用驱虫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体内外寄生虫;
3. 不给猫咪喂生食,肉类食物充分煮熟后再给它吃;
4. 如果发现猫咪肚子胀大,不吃不喝或者吃少,就要立即带它去医院就诊,可能是蛔目引起的呕吐拉虫现象,需要及时杀虫。
在我们的生活中,宠物猫已经是随处可见了。我们在饲养小猫的时候都会非常小心,生怕小猫会生病,特别是寄生虫病,因为一旦感染,治疗起来是比较麻烦的,而且不治疗的话,对于猫的健康是有很大影响的。那么,如何防治宠物猫咪寄生虫病?
一、需要定期检查小猫的身体有没有长寄生虫,如果感染的话需要及时治疗。定期驱虫,一般3个月龄以下的猫咪,需要每个月进行一次寄生虫的预防,大龄猫每三个月一次。预防的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治疗的药物需要在确诊的病情后进行治疗性用药,对症治疗可以加快治疗速度,有效的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二、需要定期给猫咪梳毛和清洗。有的寄生虫病,例如,跳蚤病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播的,主人一定要经常给猫咪梳毛、洗澡,有效的防止寄生虫病的发生。另外猫的排泄,主人需要注意及时清理,保证猫窝的干净卫生。
三、铲屎官需要加强预防意识,经常检查猫的身体状况,查看猫有没有感染寄生虫病。寄生虫病感染早期治疗的效果较好,病情会得到有效的控制。如果感染时间较长,病情比较严重,治疗起来是比较麻烦的,猫也会比较难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