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定义纯种狗?
这个问题有意思了,我一开始以为题主是想问怎么界定某一犬种是否属于“纯种”,结果没想到是想了解如何判定一只有没有“纯种血统”,那我就从纯种血系的定义开始说起吧。 先给出答案,判断一只狗狗是否有纯种血统(Breed)的方法有三种:
1、观察它的外表特征是否有明显的该品种的特征,例如金毛有金黄色的被毛、眼睛颜色是否深褐等等;
2、用PCR方法检测其基因型,如果有纯合缺失的话,证明其父代或母代有一方有该缺陷,为纯种犬;
3、做DNA测序,直接看其线粒体或者核基因型的变异情况来判定,这个方法更准确一些。 用三种方法鉴定狗狗是否为纯种的顺序依次为:看特征→基因检测→测序 最后一种方法和前两种有一点不同,需要引入一个新的概念——“遗传多样性的阈值”,这个在后面会详细讲。
首先我们得搞清楚一个事情,无论什么品种的狗狗,都是由一对对相同的染色体分别传给后代的,然而每个染色体上有一个特定的区域是由母方决定的,而另一个则是由方决定的。在哺乳动物中,这个由母方所在的叫作常染色体,而由父方所在的称为X染色体。
既然遗传是在对对的遗传单位进行的,那么其中任何一个遗传单位的变异都不会影响其他单位的表现;然而任何一位生物学家都会告诉你,实际情况比这个要复杂许多,因为基因的突变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可能突然就发生了一个大突变而导致完全失去遗传多样性。因此我们就可以看到在一个群体中大多数个体都是中间型的遗传结构,少部分是极端型的。而这个群体中的极端型个体之间相互交配产生的后代却是最健康的,因为这个遗传异质性避免了纯合缺失可能带来的死亡风险。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遗传多样性:在一代代的繁殖过程中,同一个品种的动物会通过杂交将各个微小的遗传差异累积起来,于是这个品种植株的遗传多样性就增加了。 而当这个增加到了某一个阀值的时候,这个品种基本就可以认为是“纯种”的了。 这个阀值的大小用一个指标表示——杂合率(Heterozygosity),也就是这个品种个体的杂合子个数占全部染色体的比例。如果有一只小狗,它的2条C染色体上都只有一个杂合基因,那么这条小狗的杂合率就是50%。假设这个品种动物的平均水平是49%,那么这只小鼠的基因型就已经可以算是纯合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