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有哪些针剂?
皮肤科常用的注射用药物可分为四类,分别是免疫制剂、抗生素、抗肿瘤药和微量元素(钙)。 一、免疫制剂:主要有注射用水杨酸钠、免疫球蛋白、异丙嗪等,主要用于过敏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二、抗生素:主要有透明质酸针剂、阿米卡星及甲硝唑等,用于细菌感染所致的皮肤病的治疗; 此外还有外用药膏、药粉的同时可以配合的针剂,如林可霉素注射剂与利多卡因注射剂混合液涂患处或者甲硝唑注射液与氯霉素注射液混合液涂患处,这两种方法都是用来治疗细菌感染的炎症。对感染较重,局部出现脓头及分泌物,则应及时行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选用相应的药物治疗。
三、抗肿瘤药:多用于黑色素瘤或皮肤癌患者,常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与氨肽素注射液联合注射,也可使用盐酸氮芥注射液涂抹病变部位。
四、微量元素(钙):对于皮脂腺增生(俗称痤疮)引起的面部丘疹可以注射醋酸泼尼松龙混悬液,同时口服复合维生素B片和维生素E胶囊,以及外用克痤隐酮乳膏,以起到软化增生的效果;对于皮损肥厚、干燥、鳞屑、皲裂的患者则可以注射葡萄糖酸钙溶液,同时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外用尿素软膏或维生素E软膏等滋润剂。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新的药品不断涌现,以上所介绍的药只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具体用药还需要医生判断后指导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