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红眼屎多是什么病?
“眼屎”是一种俗称为 “眼眵” 的分泌物,由眼部的睑板腺、泪道等部位的分泌物聚集而成。当眼睛有炎症时,这些分泌物会增多;而当细菌感染引起眼睑炎或者结膜炎等疾病的时候,症状会更加明显。 有些人清晨起床后会看到自己的眼睛被眼屎糊住了,有些甚至能拉扯出长长的丝状分泌物流出来。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是不是眼睛里进了什么脏东西?其实,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人在睡眠时,眼睛虽处于“休息”状态,但实际上眼球仍在周围空气环境中不停地运动,不断与空气中灰尘颗粒等接触摩擦,产生视细胞感光刺激而诱发神经电信号传递到大脑,由此产生梦境等等。 与此同时,眼睛内部的各种组织也在不停的运转。角膜是眼睛最前端的一块透明器官,除了没有血管之外,其他营养供给均由相邻的组织供给。它是依靠吸收氧气和营养物质来维持眼睛的正常功能活动。
但是,由于角膜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如同透镜一般,这种结构有利于光学聚焦,可使光线透过晶状体准确集中在视网膜上。不过,这种结构也容易积聚灰尘、细菌等,产生眼部不适等症状。 此时,保护眼睛的健康措施就非常重要了。
首先需要保持眼睛的湿润,避免干燥环境对眼睛的刺激;其次应注意眼睛卫生,勤洗手,不要用手揉搓眼睛;最后,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或进行其他治疗。 当然,注意劳逸结合也很重要,不能让眼睛过度疲劳。
红眼病就是一般俗称为"红眼"、"红眼暴赤"、"红眼疮"、"红眼惊"等,是由于感受风热之邪所致的急性传染眼病。患者多自觉眼部灼热红痛,痒涩怕光且有异物感,眼睑及两目红肿,晨起睑结膜及穹隆部常有大量分泌物,严重者可有视力受损、全身发热等症状。
该病发病迅速,传染性强,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染,如果误用手拭眼则可造成自身重复感染或交叉感染。因此治疗时应积极采用有效的抗菌素类滴眼液或眼膏点眼,且最好滴用磺胺类药液冲洗结膜囊,每天3~5次,同时应积极做好隔离与预防工作,治疗期间应少用或禁用眼膏,在病情获得控制后可酌情使用,以防止分泌物积于眼内影响视线。眼药使用前应充分振荡,使用时应从睑裂上方向内滴入,切勿使瓶口接触眼睑或眼睫毛,防止药液被污染。
同时对毛巾、手帕、面盆等应实行隔离或消毒处理,禁止到公共场所活动或到浴场游泳。在治疗期间患者要尽可能的减少用眼,注意休息,避免用眼过度而加重病情;同时要注意用眼卫生,保持眼部清洁减少不必要的擦拭;饮食上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这样有利于改善眼部的不适症状。患者在治疗后症状一旦获得改善,切不可认为疾病已经治愈而中断治疗,应该在症状消失后复诊一次,遵医嘱用药,以免病情反复,造成治疗上的困难或造成传染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