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城市养宠物多?

贡华章贡华章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广州——需要亲密接触的动物分子

2008年10月1日起,广州市内禁止饲养烈性狗。从7月1日至9月30日,市园林和卫生行政部门将组织专门人员,在市内八区以及经济开发区、郊区非城区范围内,对饲养的烈性犬统一予以收容。但广州市民对广州市政府的做法褒贬不一。

“我要是上街都怕碰见偷狗贼,把人都撞死了,我还不如不去街上呢!”广州市白云区红星村陈小姐说,她比较喜欢养大型犬,但自从听说广州开始禁犬后,她有些后悔当初没把犬主动送人。

但同样饲养大型犬的朱小姐却对政府的做法表示支持。她和男友都是爱狗人士,但无奈都住在单位宿舍,按规定是不能养宠物的。两人便偷偷买了一对小虎斑猫饲养,本来挺快乐的事,但最近两只猫因误食鼠药死去了,朱小姐后悔莫及,“养猫怕人笑,吃猫怕人抓,还是禁狗令好,还能让人家动物分子多亲密亲密接触。”

2.北京——不让养就只好偷偷养

首都的确有很多爱狗的人士,但首都的狗不一定都是市民家的宠物,还有一些是为官的“狗”。一些官员为了图个吉利,在院内养一些打小就娇生惯养的洋犬。这些“官犬”的伙食标准相当于一只大母鸡,有时还吃一些洋大餐。这些养尊处优的“官犬”,当然就不需要主人的呵护了。

官员的这种“特殊待遇”,当然容易遭致居民群众的反感。有人恨这些不得人民的官狗,但又不能明着去对待它们,便给这些洋犬起了个“大母鸡”的绰号,含义很明白,那就是吃比人吃的都好的大鱼大肉,而且还不用操心和呵护。

至于那些私人家里的爱宠,则各有爱好,有喜欢养京巴的,有喜欢养博美的,有喜欢养西施犬的。但这些“专宠”比起“官犬”来,便都逊色不少。首都的爱狗人士也很无奈,毕竟宠物没有正当工作的主人多,所以很多的动物分子只好过起来没完没了,不是被打死就是被毒死,或是被车撞死。

3.上海——没有宠物的“宠物狗”

在上海市黄浦区宁波路一带,生活着一条从未被主人领回过、无家可归的流浪狗“土根”。虽然上海早已解放7年,但此间人们的爱猫意识却并未成长。

爱猫人在上海尚处在萌芽阶段,而爱狗人则更是罕见,上海人的宠物观念几乎等同于“有宠无类”。在都市里,流浪猫自然成了宠物,但比人还贵重的“宠物狗”又去何处寻呢?

好在有“土根”替爱狗人顶着这无狗地区的“第一天王”,每到夜晚,此犬便独自出现在宁波路街头,其形孤伶伶,其声唉乃,路人无不怜爱。人们时常给这“流浪狗”送一些残渣剩食,它则在路边随便拉一回屎,算是为清洁卫生做了件好事。

在这么多人的怜爱之下,这条狗倒也不乱跑,日夜就在这3100门市民住宅的“包围”中生存着。它昼伏夜出,像一头孤独的猎犬,寂寞中又带着一丝倔强。在它眼里,恐怕这无狗之域的宁波路便是它唯一的家了。

从宁波路往西,走到一条通往苏州河畔的小胡同里,有一所上海工艺美院的校院。该院一教工在这里养了一条狗,名曰“小Q”,人们说它长得“非常像一条狗”。从此,这儿便成了小Q的家。

4.南京——用一条命换取一条狗的家

南京市建邺区丹枫园19号的居民养了一只漂亮的哈巴狗。一天,小哈巴忽然死在他们楼房的阳台上,死因不明。居民们议论,这可能是因为新搬来的10号居民们不喜欢这个小宠物,这条小狗便惨遭毒手。10号的家主人却否认这一说法,他说他的孩子很是喜欢这只小狗,为了不让孩子伤心,才不得不把小狗弄死。

养宠物的主人把失去小宠物的悲痛转嫁到另一个生灵身上——老鼠。南京市秦淮区大光路附近的一位居民为了灭这家中的鼠害,从农贸市场买了只猫,没曾想买来的是只病猫,没养两天便死了。病猫的尸体扔在垃圾桶里,被一条野狗吃掉了。据调查,病猫身上有三条跳蚤,其中两条的宿主正是这位居民。因食病猫而染病者已被送往南京市动物防疫站,经诊治无害后,将会被放归大自然。

南京禁止饲养烈性犬,但许多爱好宠物的人还是想方设法要弄些与自己亲近的动物来养。于是有些人便在外面偷偷地弄些动物来养,这在南京称作“宠物集市”。近日,南京市建邺区金基广场附近的一个专门饲养小宠物的集市内,有只很名贵的“法国斗牛犬”。据人称,这只狗价值二万多元;但另一只“德国猎鹿犬”也不寻常,身价近万元。两只身价不菲的宠物狗还没待上一周,便相继死于非命,死因都是病毒性肝炎。“病毒猎犬”死后,一场突如其来的流感在集市上迅速流行,人们都说这两只名犬是用一条命换回了这个集市的安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