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吃蜘蛛么?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是基本的人文素养。这个问题,显然是不是。 首先从生物学定义上,蜘蛛属于蛛形纲的动物,和章鱼、虾等近亲。而蚂蚁、白蚁这些所谓昆虫中的“巨人”,其实和蜘蛛同属蛛形纲。 从生态位上看,蜘蛛和鸟类一样,属于杂食性动物(piscivore),即什么都吃的捕猎者。
但是,这不代表蜘蛛什么都能吃下。首先,蜘蛛的嘴式样就决定了它不能大口吞咽食物——它的口器(上下颚)只能一张一合,无法撕扯大块的食物。如果蛛形纲的动物进化成和昆虫一样的嚼碎式的口器,它们的消化系统也需要重新设计才能适应新的进食方式。因此可以说,虽然蜘蛛是捕猎者,但它的胃里却没有像鸟类那样可以研磨食物的胃石。所以,蜘蛛吃的食物必须是非常容易消化的小颗粒。
其次,研究蜘蛛如何取食也是一门科学。通常来说,研究人员会使用显微摄像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来跟踪观察一个饥饿的蜘蛛吃什么,怎么吃。最后发现,尽管有的蜘蛛可以吃某些小动物(比如蛾子幼虫),但它们更喜欢吃的却是自己吐出来的丝和口水混合形成的粘性流体,这种流体可以在不破坏口腔黏膜的情况下,将小颗粒的食物包裹起来,并送入消化道中。
对于蜘蛛来说,自己的吐丝功能是自己的优势,反而很少会去咬噬别的有机体。 有一些蛛形纲的寄生虫为了逃避鸟类的吞食,以寄生的方式在蜘蛛体内生长。当蜘蛛吃到含有寄生虫的食物后,寄生虫在蜘蛛体内发育,同时也会受到唾液的刺激。于是,寄生虫的头部就会冒出来并在口中移动,而这时唾液中的酶也会开始发挥作用,将寄生虫的水解为单体氨基酸,随后经血液循环送到体内各个部位供机体利用。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了唾液的作用,寄生虫会在蜘蛛体内迅速腐败发臭,被蜘蛛吃掉的概率将会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