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子得毛滴虫什么症状?
鸽子毛滴虫病(pigeon trichomoniasis)是由鸽毛滴虫(Trichomonas gallinae)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侵害鸽的呼吸道和消化道。患病初期,口腔内粘膜上可见有黄白色小点点,逐渐长成直径约2mm大小的黄白色斑点;随着病情发展,这些小点渐渐“长大”、融合,变成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粘液样的黄白色假膜,紧紧粘附在喉咙里,鸽子因此表现为张口呼吸,声音嘶哑,不愿走动,精神萎靡等症状。如果此时不及时治疗,鸽子会因呼吸困难而导致缺氧,出现发绀(全身皮肤呈紫蓝色),痉挛(四肢不停地伸直向下划动),最后昏迷死亡。
诊断:根据临床症状 检查病变部位,用1%的盐酸溶液冲洗干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再用肉眼直接观察。 如发现有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乳白色结节或块状物,可移动,但不易挤压出来,即为诊断所据。 用无菌棉签采集咽部及鼻腔分泌物置于玻片上,加一滴蒸馏水,漂散后仔细寻找有无毛滴虫,如发现则立即送实验室检测。
防治:目前对毛滴虫病尚无有效药物,预防显得尤为重要。主要是做好消毒、清洁工作,避免交叉感染,定期清理鸽舍,更换垫料,保持鸽舍干燥通风,定期熏蒸消毒。
日常饲养管理中,严禁病鸽与健鸽混养,病鸽使用的饮水器及饲喂器具须专用。 一旦发病,应及时隔离治疗,病鸽用具充分清洗、消毒处理。 预防该病的关键在于搞好卫生,降低饲养密度,增加阳光照射时间,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干燥。
另外,应尽量避免使用抗微生物药物,以免引起细菌耐药性或二重感染等问题。 对于已经感染的鸽子,一般可以自动恢复,但为了促进康复,可以进行药敏试验,选择最敏感的抗生素治疗。 目前对毛滴虫病尚无特效药物,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新诺明、四环素族、氯霉素等。对于顽固病例,可使用阿奇霉素。 对患病动物进行彻底清扫、消毒、杀虫是消除传染源的基本措施。对被虫体污染的场所、物品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对被污染的衣服、被褥采用煮沸或者高压蒸气消毒,对粪便等污物要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