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比特犬好斗?
斗狗,是比特犬天生的属性么 我觉得不是的 比特犬的斗性,是被人类激发出来的。 从宠物到斗狗,只需要一步之差——打斗训练。 现在人们养宠物,大多把它当做家庭成员来看待,给它提供舒适的生活空间和丰富的食物,它也能给予主人感情上的慰籍。 但是有些人把比特犬当成“玩具”,用殴打、鞭笞甚至电击的方式来刺激它们打斗,他们满足于看到比特犬浑身冒血的残酷景象。 在这种虐待中,比特犬渐渐失去了原本和平的性格,它们会以为自己是被人类所喜爱和需要的,是因为能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刺激,因此会努力表现出自己的“斗性”来取悦主子。 如果没有这个刺激过程,比特犬可能会保持沉默,但一旦有人靠近挑衅,它们也会闪转腾挪地躲避起来,绝不先发制人。 但有了这个过程之后,比特犬就心甘情愿成为一只狂暴野兽了,它们会主动寻找对手,哪怕只是陌生人都可能引起它的进攻欲望。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并不会见到这么“残暴”的狗狗,除非它们是从小就被培养成斗狗或者流浪街头受到过严重创伤(比如被人扔进垃圾堆饿死或差点被车撞死)。 一般情况,比特犬会表现得像个乖宝宝一样,除非你故意激怒它们。 所以我猜测,人类的祖先最早驯化比特犬的时候,肯定不是因为它们好斗的本性!否则,文明不可能进步到今天。
比特犬原产于英国,二十世纪初在美国得到更好的发展。因为它的祖先有獒犬(注:不是西藏獒犬),血统中保留了绝对忠诚的基因;而它的另一个祖先,牛头梗的聪明、狡黠,使比特犬具有高智商和控制战争的能力。在三个犬类智商测试评定中,均被排在聪敏有智慧犬类的前十名之中,是最接近人的心理和行为表情的犬类。
如果做一下测试,你就会发现,人类表情中最复杂的,是嘲笑的表情,嘴角是上扬的,眼神是蔑视的,这种表情犬类中只有比特犬最接近。其他犬类在面对敌人的时候,除了恐惧的表情外,很少有嘲笑的表情出现,这说明在它的心理上对于对手具备十足的信心,而这种信心的来源,则是其超强的作战能力。
有人会问,既然它是高智慧和好斗性兼备的犬类,为什么在世界大都市作为宠物犬的数量越来越多?事实上这也是被它用智慧获取的生存方式:
首先,它的体形不大,体重较轻,适合室内饲养,是典型的家屋犬。其次,它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护食”习惯的犬类,对饲养它的主人极为服从和信任,它从不嫉妒小朋友,甚至包括小动物,它也当做朋友并全力保护。第三,它的性情活泼、机灵、好动,能给人们带来乐趣。总之,它是最适合现代都市人饲养的犬类宠物。
现在全球犬类宠物中,比特犬的普及率在30%以上,仅次于贵宾犬,已经超过比熊犬成为受欢迎和饲养数量激增最快的犬类。在美国30%家庭中饲养着比特犬,在英国作为普通人家宠物犬的比例超过了55%,日本和台湾地区超过70%。
它被叫做战斗犬,是人类从它身上获得了战斗经验和战争智慧,并把所有的斗争方式都刻录进基因密码和犬类习惯中,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战斗方式——先观察、后判断、再行凶和一击致命的凶狠作风,而这些方式恰恰是人类战争的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