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防止弓形虫?
弓形虫病又称为弓浆虫病,是由寄生虫中的线虫纲蛔目弓形科引起的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内的原虫病。由于该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鼠类(主要是啮齿类),因而又名老鼠传染病。 1835年,英国的J·S·李斯特发现弓形虫病是一种传染病,并指出该病的病原体是一种细菌。后来发现这种病原体具有细胞内寄生性、能产生孢子并在细胞间扩散以及感染人类和动物等多种特性;20世纪中叶被确认为一种原虫病。 目前,已知该病全世界自然疫源地的啮齿类动物中普遍存在,并且大多数哺乳类和鸟类也可被感染。但不同物种的易感性差异很大。实验证明,小鼠对弓形菌很敏感,而豚鼠、大鼠则较抗感染,猪、牛等家畜也较抗感染。
人也是弓形虫的自然适宜宿主之一,全世界约有2亿多人患有隐性感染,其中80%以上见于发展中国家。国内有关资料表明,我国人民对该病缺乏足够的重视,潜在感染者多达7亿人,防治工作迫在眉睫。
由于弓形蚴在人体内的发育阶段主要是在细胞内,因此药物杀灭作用往往不太理想。目前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免疫治疗两类。 预防性用药主要用于免疫缺陷者、骨髓移植者及可能接触患者的医务人员,以阻止病原体的入侵与繁殖。目前常用的药物有阿苯达唑、甲硝唑和替硝唑等。
对于已确诊为病人应及早用药治疗,同时注意休息,增加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由于本病病程较长,一般为3个月左右,所以疗程要足,一般服药3个疗程,每疗程间隔5~10天。在治疗期间应注意有无不良反应发生。若停药后症状反复出现,应及时就诊。 对于免疫缺陷患者,可使用胸腺素、转移因子等药物来增强免疫功能,以达到预防复发目的。对于已复发的患者,可再次给予上述药物或注射免疫球蛋白来治疗。 为避免再次感染,患者痊愈后应彻底消毒其生活用品,以防止传染给家庭其他成员。
另外,预防弓形虫的传播也应从切断其传播途径着手。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①不食用生鱼片和其他未煮熟的肉品,不喝未经消毒的奶制品,不给婴儿喂食未熟透的蛋黄;
②减少饲养观赏鱼和热带鱼的数量,禁止野外捕捉鸟类及其他野生动物;
③注意卫生,勤洗手,勤剪指甲;
④清除垃圾,妥善处理粪便,严格控制垃圾处理场的污染;
⑤不要直接用手抓取食物放入嘴里咀嚼,不要用手指揉眼睛、抠鼻子;
⑥妇女妊娠期间尽量避免宠物直接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