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有弓形虫胎儿就不能要吗?
孕期发现弓形虫感染,要不要孩子,需要结合感染时间、临床表现以及是否有其他禁忌症综合判断和分析。 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弓形虫感染及可能的传播途径吧! 弓形虫病又称弓浆虫病(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是由原虫中的寄生虫——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弓形虫属细菌微生物,但它不是病毒也不是真菌,而是寄生虫中唯一具有细胞结构的病原微生物。其生活史复杂,能完成无性繁殖和有性增殖,可通过卵受精传递遗传信息给后代。
弓形虫主要经消化道进入人体,当摄入含弓形虫的食物或水时,虫体依靠其锐利的口针钻入消化道壁,并侵入肠粘膜下层,随后进入血液和淋巴液循环,到达身体各组织部位。 当精子与卵细胞相遇结合成受精卵后立即启动抵抗外界不利环境的自我保护机制形成囊胚,此时如不采取针对性措施,弓形虫极有可能进入体内发育为大小不等的寄生虫。 但并非所有感染了弓形虫的人都会发病。研究表明,50%未免疫的孕妇可在妊娠早期检出抗弓形虫抗体阳性,而只有不到1/3的人发生临床症状。可见,对于大多数个体而言,弓形虫是一种潜在的,并未真正“发作”的感染源。
接下来聊一聊如果怀孕了发现弓形虫感染应该怎么办。 根据2017年《中国弓形虫病诊治指南》推荐: 对于孕早期(0~14周)患者,无论病情严重程度如何均应给予药物治疗;而对于孕中期和孕晚期的患者应谨慎用药。 药物的选择主要包括: (1)磺胺类:为治疗弓形虫感染的首选药物,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具体用药方案:首次剂量1.5g,随后一次0.75g,一日两次,静脉滴注,连用3日; (2)氨基糖苷类药物:对革兰阴性杆菌包括厌氧菌等有较强作用,临床常用于敏感的细菌感染,如肺感染、腹腔感染等,目前常用的有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给药方法:每日一次肌内注射,用至症状减轻后改为口服巩固; (3)喹诺酮类药物:可抑制细菌DNA合成,对需氧菌及厌氧菌均有较好抑制作用,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泌尿及消化系统感染,常见的有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疗程均为用药至症状缓解后停药。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药物均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对于既往有弓形虫感染且血清抗体阳性的孕妇,在分娩时需注意预防新生儿感染,医生会建议在胎盘边缘注射苯丙醇胺进行治疗以杀灭胎盘中可能存在的弓形虫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