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虫怎么传播?
1、消化道传染 由于进食不洁食物导致的胃肠道感染是最可能的感染途径,特别是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等。有文献报道,在一名美国患者的粪便中发现了4000万个以上弓形虫寄生虫卵。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卫生,防止因不慎进食被弓形虫污染的食物而导致肠道感染。
2、血液传染 和所有寄生虫一样,弓形虫也需要一个中间宿主,通常为昆虫类,它们将虫体放入血液,随血液的运输而到达全身。 当人们不慎注射或输入含有弓形虫病毒的血制品时,也可能发生感染。在使用血制品前,一定要确保其安全性;对有可能引起传染病的血制品应进行严格检查;使用过程中应严密观察,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药,并进一步诊断治疗。
3、母婴传播 如果母亲体内有弓形虫感染,那么胎儿可能在发育过程中受到感染,这种感染往往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孕妇及准备怀孕的妇女,应尽量避免接触猫粪及其周围环境,避免吃生肉类食品,做好个人卫生。
对于已经感染了弓形虫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治疗,控制疾病发展,以防影响胎儿。 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预防弓形虫感染,TMP/SMZ、阿奇霉素和甲硝唑对预防弓形虫感染有一定的效果,应尽量避免服用抗生素。
弓形虫病又称为肉孢子虫病,是由刚地弓形虫所引起的。刚地弓形虫的生活史很复杂,猫及其他所有Felidae类动物都是最终宿主。子孢子在这些宿主的肠上皮细胞内进行裂体增殖,在这期间,它们先后形成配子和配子体。配子体在完成接合后,子孢子进入粪便中,粪便排出后污染环境。
在中间宿主体内,被摄取的子孢子在宿主组织器官内进行裂体增殖。一些子孢子进入宿主的淋巴系统或血液循环系统。在最终宿主之外的所有动物身上,弓形虫从内脏组织中转移到脑部和骨骼肌,以缓殖子的形式在内皮细胞核内形成包囊。如果最终宿主的脑部或肌肉组织,如摄取生的或未煮熟的含弓形虫的肉类、饮用被粪便污染的水或食物,或者通过器官移植、输血或实验室意外感染而被感染,弓形虫便可传染给人。
在胎儿的情况中,弓形虫会通过胎盘而获得。获得性猫弓形虫感染可能没有任何临床症状,或者它可能引起幼年猫的间质性肺炎。猫感染是由于摄取子孢子、缓殖子或滋养体引起的,滋养体是从感染弓形虫的哺乳动物或鸟类的血液中获得的。猫在感染后10~13天排出虫体,排出期经常为1~2周长。在排出结束后的8年多时间内未在粪便中发现过弓形虫。在大多数情况下,猫获得一次感染后,将会对本病产生抵抗力。
在幼年猫中,获得性感染常常没有任何明显的临床症状。获得性成年猫感染可能引起间质性肺炎。在这两种情况中,粪便在感染后10~13天起包含子孢子,常排出1~2周长。动物获得一次感染后,将对本病产生持续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