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猫都会得弓形虫吗?
弓形虫病,又称为弓形体病(简称弓虫病)或巨细胞溶胞性感染,是由寄生虫中的寄生虫——弓形虫引起的动物传染病,严重时可能致死。 弓形虫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虫,只有细胞器而没有细胞膜,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以吞噬其他细胞的营养来获取生存能量。主要存在于消化道中,在虫体发育的每个阶段都需要吸收养分,因此当它在肠道里不断蠕动时,就容易钻到胆道或者消化道的皱褶里去并附着在上面。
由于人类不是弓形虫的自然适宜宿主,故其无法像在猫、牛等自然适宜宿主体内一样大量繁殖,此时人体就会通过免疫反应清除这些寄生虫。 当弓形虫遇到不良环境(如温度、pH值变化),或遇到抗寄生虫药物时,它会进入“蛰伏”状态,此时虫体的代谢活动降低,虫体内容物可以较长时间地保持原有的结构而不破坏,当外界条件适合时,它又可以恢复“活力”。
正因为如此,当人们吃了未煮熟的肉及其制品,特别是含有寄生虫卵的食物后,就有可能被传染。另外,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饮用水源受到一定污染,自来水厂采用氯化消毒方法也被认为可能是造成国人感染率偏高的原因之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