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养狗富养猫什么意思?
其实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不太全面。 首先,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是会和动物产生互动的,这种互动的一个结果就是人类会驯化动物帮助自己打猎、捕鱼、看家护院等等,而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与动物之间也会形成情感联结。人和宠物是相互依赖的。[1] 那么为什么会有“穷养狗,富养猫”这种说法呢?这是因为不同物种的动物(以及同样物种的不同个体)在和人类交互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不一样的,因此其所需要的人类投入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当然是存在差异的。
以犬科动物为例,它们在进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对人类的依附性;而在饲养的过程中,为了让它们不忘记自己的“本性”,不脱离作为野兽的那一部分,从而能够很好的适应主人的呵护和爱护,就需要主人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进行训练和引导,当然也需要主人花费一定的资源给予它们食物和空间。 而猫咪则不一样,虽然它们也可以和小孩子一样依赖大人,希望得到大人的关心,但是它没有像小狗那样形成对大人绝对服从的习性。因为它们的祖先不是被人类长期圈养的兽类,它们可以很容易地逃避人类,躲过危险,在很大程度上,它们是依靠自己的能力而不是依靠主人获得对环境的驾驭能力,因此主人在关爱它、照顾它的同时不需要耗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教导它,也不用花太多的钱去买昂贵的食品。
所以,从进化的角度上讲,应该是“穷养猫,富养狗”,然而现实情况恰好相反,这是为什么呢? 这主要是因为现代生活改变了动物和人类之间的角色。
首先,大部分的家畜都是在人类拥有足够强大社会地位的时候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比如牛、羊等在远古时代就已被人类圈养;而狗则是几千年来人类精心培育的动物,在人类社会里,它们早已经丧失了作为野生动物的那些技能,从进化的角度看,它们已经不具备“野”的特性了,所以,无论是从小被人工抚育长大的狗还是天生被主人收留的流浪狗,都已经离不开主人的呵护,变成了纯粹的“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