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金鱼身上有白点?
“白点病”是观赏鱼中极其常见的疾病,尤其爱侵袭新买回的鱼儿。这种疾病的病原体是由寄生虫引起的,当鱼儿被寄生虫入侵后,由于寄生虫在虫体内通过代谢作用,产生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器官,引起组织炎症反应而致病;也可以直接释放毒素,造成全身中毒现象。 一般我们看到的“白点”其实都是寄生虫的幼虫,它们体表的绒毛状物随幼虫的生长而逐渐消失,最后只剩下白色透明的身体,所以看起来就是身上“长满了白点”了。
虽然“白点病”的病原体有寄生虫,但是真正致病的却是寄生虫体内的消化腺能分泌的消化酶和寄生虫的代谢废物,这些毒素可以直接破坏皮肤细胞和肌肉组织,致使细胞营养供应障碍、细胞功能受损甚至死亡。 当动物体受到外来病毒或细菌等微生物的侵扰时,也可以激发体内的免疫应答机制,进而导致“白点病”的发生。 而当我们看到鱼儿身体上出现“白点”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是有寄生虫了;这时候如果不及时处理,随着寄生虫在鱼体内继续发育成较大的成虫,“白点”的症状会越来越明显,而且部分寄生虫可能会钻到胆道或者消化道里,从而引发肠道炎和胆道感染,此时病鱼的肠胃功能会紊乱,食欲减退甚至消失,严重时出现呕吐,腹泻,便血等症状,如果无法有效控制,最终会导致病鱼死亡。
金鱼身上有白点一般为水白点,水白点不是疾病,只要精心喂养即可。通常给金鱼的缸中倒入适量的食盐,使水质接近于金鱼的生活环境或者是给金鱼转移到一个新环境即可,通常白点会自动消失。但如果金鱼身上出现类似水白点的现象,且白点并未消失,反而越来越多,则可能是金鱼感染了小瓜虫病。
小瓜虫病又称白点病,由艾美虫寄生于金鱼体表和鳃上引起。池水中的小瓜虫繁殖适宜温度为25℃以下,一般在20℃左右时最适。通常在18~22℃时,发现病鱼体表的白点消失到病鱼大量死亡只有2~3周。
当水温升到25℃时,15~20天就会造成金鱼大批量死亡。因此,小瓜虫是温水鱼最大的威胁。水温超过28℃,小瓜虫幼虫无法进行正常的有性生殖,可消除其危害。小瓜虫寄生于金鱼的皮肤、鳍条、口腔、鳃部等处,使宿主大量 scratching(蹭痒),消耗了很多精力和体力,引起摄食量下降,生长缓慢。
该虫在寄生过程中吸取金鱼组织液和血液,使金鱼消瘦,肌肉松驰,呼吸困难。大量的小瓜虫附着在金鱼体表和鳃部时,形成一层白色皮膜,金鱼的呼吸和皮肤分泌机能受到破坏。通常被寄生3~5天后,寄生部位出血或坏死,被寄生金鱼最终因呼吸困难和体质衰弱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