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打三针的原因?
先放结论,三针剂重组蛋白疫苗属于类病毒粒子疫苗(VLP),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乙肝病毒的表面和核心抗原基因插入到表达载体中,通过酵母或者昆虫细胞大量表达后提取而获得。这种疫苗最大的特点是没有病毒颗粒,不会导致感染,但是可以诱导抗体产生。 这种疫苗最早于1982年研制成功并在德国使用,目前世界上已经有多个国家将其列入了免疫程序,比如意大利、美国等,均将其作为常规疫苗使用;也有部分国家将其作为紧急使用的新冠疫苗,比如英国、阿联酋等。 目前我国批准上市的疫苗有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疫苗以及灭活疫苗。其中重组蛋白疫苗共有3种,分别是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科兴中维)以及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我们通常所说的“三针”即指重组蛋白疫苗,因为这类疫苗的接种针次是3次。 那么为什么要注射三针重组蛋白质疫苗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新冠疫苗的作用机理。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新冠疫苗都属于减毒活疫苗,也就是说它是用含有病毒S蛋白的RNA片段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由于病毒的 S 蛋白含有抗原位点,并且与病毒的侵入密切相关,因此可以通过注射方式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接种疫苗后产生的抗体能够保护人体抵御新冠病毒的入侵,但是这些抗体不能持续多久。据相关文献资料,接种新冠疫苗后,体内抗体水平会出现一个下降的趋势,大概6个月后,体内的中和抗体水平会下降到难以对新冠病毒产生有效抵抗的水平。
而在临床试验中,接种两针灭活疫苗后,抗体水平只有略微上升,而接种三针后,抗体水平出现显著提高。这说明多针次的疫苗接种可能会带来更好的保护作用,三针重组蛋白疫苗正是基于这一考虑研发的。 三针重组蛋白疫苗与其他疫苗一样,在接种后也需要监测不良反应。根据目前的监测结果来看,大部分人群的不良反应程度都比较轻微,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恢复。 对于需要注射三针的疫苗,有没有必要都打完三针还需要打加强针吗? 目前还没有关于新冠疫苗加强针的相关政策,但是考虑到抗体水平的下降趋势,可能需要注射加强针以维持有效的抗体水平。但是加强针的具体接种时间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