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怎么看出有几个月?
看牙齿。幼犬成长到6个月的时候,乳牙就基本长全了。这时,我们就能看到狗的牙齿上会有白色的牙尖和粉色的牙床。等到小狗长到8个月左右时,下门牙就会逐渐出现黄褐色牙斑;当长到1岁时,全部42颗乳齿都将出现黄褐色的牙菌斑。 到了2~3月龄时,小狗的乳齿开始脱落长出,4~5月龄时,恒齿就开始生长出来。不过由于年龄太小,所以长出的恒齿还很薄弱,呈白色的粉末状。这种黄色的粉末就是日后形成恒牙的基础。随着小狗的成长,恒齿的颜色会越变越深,直到成为成年犬时的黑色或灰色。 通过观察狗的的牙齿,我们可以判断其大致的年龄。比如刚断奶的小狗没有牙齿,只会在进食时发出“吱吱”声;2、3月龄的小狗已经可以长出4颗乳齿;4月龄的小狗可认出主人的声音并愿意让人抱;5个月的狗已完全能识别主人的声音。
不同品种的狗,牙齿的生长速度也有快有慢,因此,即使同一品种的狗,也不能用牙齿来准确无误地推算出它们的具体年龄哦!
一、头部 1.耳朵 幼犬:耳朵薄而直立,耳尖略圆向两侧拉开。在7-8周龄时可听到轻轻的耳响声(耳腔内血管搏动音)。 成犬:耳朵大且薄,耳尖不很尖,耳位较低。 2.眼睛 幼犬:眼睛稍小,眼距较宽,眼睛为深琥珀色。 成犬:眼睛大小适中,眼间距较窄,多为杏仁形,颜色从黄色至橘黄色不等。 3.鼻子 幼犬:鼻端呈锥形。当幼犬出生一周以后,鼻端的软骨会逐渐变硬。 成犬:鼻孔较大,鼻端呈圆形,鼻头黑亮。 二、颈部与躯体 1.头部与身体比例 一般来说,大型犬的头身比例约为1:1,中型犬则为1:1.1;小型犬则应为1∶1.2。
2.颈部长度 一般而言,颈部长度适中。但吉娃娃属小型犬,故颈部较短;圣伯纳等大型犬属于巨型犬,因而颈部也较长些。 3.毛量及毛发 由上述可知,金毛有厚厚的绒毛,雪纳瑞的毛发也比较粗。那么是否皮毛厚的狗就一定比皮毛薄的狗大呢?答案恰恰相反!因为对于同一个品种来说,狗狗的骨架大小是一样的,而毛厚往往说明这只狗的毛发长得比较长,为了将毛发固定住,狗狗的身体自然要长一些才协调啦!相反,如果一只狗狗的毛发很短,那就意味着它的体型可能相对较小,因为短的毛发会让整个头部显得比较小。 三、四肢 1.前肢长度 一般说来,前腿越长,身体的重心就越前倾,这样的狗跑起来比较灵活,比如边牧;而杜宾的前腿就比较短,奔跑能力较差。当然,有些狗种的前脚短是为了适应工作需求,例如警犬、猎犬等。 2.后肢长度 通常来讲,后腿越长的狗,奔跑起来也就越快,比如灵缇;而后腿较短的品种则有英国史宾格、拉布拉多、金毛等。 四、尾巴
1.尾根高度 一般情况下,幼犬的尾根部都比较低矮,但随着成长,尾根的位置也会随之提高,从而形成不同的尾型。 (1)悬尾:当犬处于休息状态或者情绪低落时,尾巴下垂,尾尖向前卷曲。这是很多幼犬在刚被主人带回家时所具有的一种常见形态。 (2)剪刀式:当犬兴奋、不安、警惕时被认为是正常的尾巴姿态。 (3)镰刀式:表示犬非常愤怒或受到威胁。 (4)镰刀扫尾:攻击性很强的犬时常做此动作。 2.尾尖位置 一般来说,狼犬们的尾尖多靠近腰际处,而梗类犬们大多把尾尖摆得很高,有的甚至接近背部中央。 五、步态 狗的步态是由后腿、前腿和腰部共同决定的。 1.标准步态:
(1)前肢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垂直于地面; (2)后腿始终保持着一条直线,膝关节充分放松,髋关节收缩,足爪从不离开地面;
(3)前后脚都从肩点(马肩隆最高点)的正下方经过,前后步伐一致。 2.异常步态分析 (1)牛步(OXGait):后肢拖沓,行走缓慢,缺乏弹性。 产生原因多为腰椎盘突出症、关节炎等疾病所致,也可能是由于骨骼发育不良造成的。患有这类疾病的犬只应该及早进行治疗,否则不仅会影响运动和日常活动,还会造成跛行甚至瘫痪。 (2)内八字步态(Cocked Hock Gait): 前肢向外翻,脚趾向内侧倾斜,导致行走时步伐僵硬,前肢不能保持垂直。 (3)外八字步态 (LameHock Gait): 前肢向内翻,脚步僵硬而不稳,常伴随走路时膝盖外翻。
(4)跳跃步:前肢过直,关节不能自由弯曲,使脚无法真正着地,只是像弹簧一样跳着前进。 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遗传因素引起的。 六、年龄 根据狗狗的年龄变化,我们可以从它们身上找到许多明显的特征: 1.行为方面:年幼的狗狗精力旺盛,喜欢乱咬东西,并且非常喜欢与人玩耍;而年老的狗却往往不喜欢运动,更喜欢窝在家里休息,对主人的呼唤也不太回应。
2.体态方面:随着年龄增长,狗狗的毛会发生明显变化:新生小狗的胎毛又细又软,到三个月时会逐渐换成幼毛,此时毛质虽差,但却很密实;随后则会换上底毛和披毛,毛质变好。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狗种的换毛过程都是一样的!这一点在选购狗狗时一定要注意问清楚,以免买错了。